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社团风采 >> 正文

心语谷 | 时光里的那堂课,与永不褪色的匠心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25年07月03日 11:46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 尊敬的学院领导、老师们:

您好!

我是建筑规划与设计学院的学生田丰,也是学院记者团的一名成员。最近,我跟随老师前往建工校区家属院采访老校长。

老校长的家里摆满了和学生合影。他指着照片里校友们专注听课的背影,又指了指角落里的我们,笑着说:“你看,这就是传承。”我这才惊觉,原来那堂课上,我们不仅是旁观者,更成了历史的一部分。那一刻,思绪如潮水般涌来,将我拉回那个下着淅沥小雨的早晨……

728E

 

那天,眭福春老师带着83届的“学长学姐们”走进了我们高等数学的第一堂课,他们一瞬间就认出了讲台上的许老师正是他们当年的数学老师。

老校友走到我们身边坐下,认真听起了课。我的笔记本上还留着当时写下的问题:“为什么他们眼中闪着泪光?”直到采访眭老师时,我才懂得答案。他说:“当年他们画施工图用的是铅笔,错一笔就得重来。现在你们用‘撤销键’就能修正错误,但对待每一根线的敬畏之心,从未改变。”

6E57

 

整理采访录音时,我反复听到一个词——“根基”。老校长说校友们是“学院的第一批树苗”,眭老师称我们为“新发的枝桠”。我突然明白了:终有一天,我们也会成为照片里白发苍苍的身影,而那时,是否也会有年轻的学子,在我们的故事里找到坚持的力量?

请学院放心,即将毕业的我总会想起那天照片里穿越时光的对望——这或许就是最好的毕业赠礼:我知道自己的每一笔,都在续写某个四十年后依然动人的故事。

此致
敬礼!

田丰      

2025年6月23日

 



田丰同学:

你好!

你的来信已收悉。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挚情感与深刻思考,让我们深受感动。作为学院的一员,你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下那堂跨越四十年的特殊课堂,更以记者的敏锐捕捉到了建院精神代代相传的动人瞬间。这封信不仅是一份珍贵的见证,更是对学院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。

正如你在信中所言,那张合影里的“巧合”,恰恰是学院五十余载育人路上最动人的风景。从手绘制图到BIM技术,从简陋教室到现代化实训中心,变化的是一代代建院人的工具与环境,不变的是对专业的敬畏与热爱。老校长珍藏的相册、黑板上的轴线、校友们眼中的泪光,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:教育的价值,正在于让每一代人都在前人的肩膀上,看见更远的风景。

你笔下提到的“对待每一根线的敬畏之心”,正是学院始终坚守的教学内核。请记住,今天你在课堂和实训中的每一次精益求精,都是在为未来的某张合影埋下伏笔。我们期待,更多学子能像你一样,在技术迭代中守住匠心,在时代变迁里读懂传承。

最后,感谢你用文字为学院记录了这段时光。教育的力量,终将在这样的接力中生生不息。

此致
敬礼!

心语谷编辑部 
2025年7月2日